咨询热线133-6732-4555
行业动态
中国制造如何前行—练内功补短板
作者: 机电之家 来源: 机电之家 时间:2018年07月19日

中国制造如何前行

                     ——练内功补短板

 

近日,中美贸易战步步升级,但是其中症结在哪里?

7月10日,美国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出口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收关税的计划,并公布了涉及6000余种商品的清单,包括服装、冰箱、电视零件等产品,关税约为10%。虽然从数字上看,这份清单远比上一份500亿美元清单庞大,但从某种角度,它们殊途同归。

在这份清单中,涉及电机、电气、音像设备,锅炉、机械器具,车辆及其零附件等产品的金额已经几乎达到了清单的一半。而在之前的500亿清单中,这些产品也占大头。这些加收关税的产品清单直指“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

“这次贸易战以知识产权为引子,实际上是为了阻挠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高技术的制造业。”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中国新闻社与国际金融论坛联合举办的国是论坛:“十问中国经济——2018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

醉翁之意

知识产权也好,贸易逆差也罢,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真正症结在于中国制造。

301调查报告指责中国强制美国公司技术转让,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存在内外资不平等待遇,对外投资并购。而更集中的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指责,和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特别关注。

“美国首先下手的正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要突破和发展的十大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汽车、化工和信息技术。”屈贤明指出:“其实,这次贸易战以知识产权为引子,实际上是企图阻挠中国走向制造强国,发展高技术制造业。”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自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但应对的措施却大相径庭。

屈贤明举例,“像德国、日本的企业就通过积极地和中国企业合作,适应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智能制造在中国开展得比较火热,很多企业都有强烈的需求。但中国现今推行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关键元器件、关键制造装备和软件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电机等从事自动化的公司都积极参与中国的“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并从中扩大市场。屈贤明评价:“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发展智能制造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积极参与,扩大它的市场,这是一种主动适应。”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中国制造2025》是合作的机遇、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机遇,而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就成了发动贸易战的借口。屈贤明指出:“美国政府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段,通过设置障碍,阻挠中国由大向强的转变。”

补短板、扬长板

《中国制造2025》指出,争取用十年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屈贤明表示,被制裁后,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士认为中国制造被打回原型。对此,应该理智地看待中国制造的成绩与差距,既不应夜郎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对中国制造应充满信心。中国制造不仅规模世界领先,而且体系最为完整,有一些重要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中国在世界处于领先的有三个产业——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和通信设备;有三个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排名第二、第三或第四,比如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也有一批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如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民用飞机和发动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相当一部分如今的短板领域有机会迎头赶上。

屈贤明判断,到2025年,虽然如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民用飞机和发动机这两个产业,中国仍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他产业经过8年的努力,有希望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面对差距,屈贤明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制造强国,都不可能让他所有的产业和产品都成为世界第一。所以在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部分产业在世界做到领先,相当一部分再做到先进或接近先进,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和国外存在差距,甚至是巨大差距,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否则还需要搞全球化吗?”

面对中美贸易战,屈贤明建议,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旗帜还是应该高高地举起。“我国要保持战略上自信,做好长期准备,练好自身内功,补短板增长板。”

补短板是指掌握芯片、传感器、控制系统、发动机等核心元器件和部件,掌握核心的制造装备,解决容易被人“卡脖子”的薄弱环节;同时要扬长板,使我国的一批产业和关键产品在世界处于第一,增强在世界的话语权。对于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和通信设备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也就是长板,我国也还要加快解决它的短板问题,如通讯设备的芯片、高铁的轴承、电力装备中的重型燃气轮机。

“总的来说就是补短板,扬长板,补长板中的短板,不断地促使我们制造业由大变强。”

分享到: